黎溪

  • 发布时间:2018-11-16 14:15:06
  • |
  • 作者:英德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395次

    黎溪镇位于英德最南部。东与佛冈接壤,南与清新相连,西与大洞镇相接,北与水边、连江口镇毗邻。面积296平方公里。辖黎溪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新村、大坪、黎明、恒昌、松柏、黎新、大埔、黎洞、铁溪、大湖、湖溪等11个村民委员会。至2010年总人口35325人。现有陆、李、罗、吴、曾、朱、苏、谢、林、黄、邓、潘、何、冯、张、邝、钟、莫、蓝、郭、谭、徐、杨、陈、刘、袁、胡、卢、高、沈、邱、骆、江、王、肖、杜、梁、庞、赖、周、邹、伍、余、方、范、麦、欧、巫、植、丘、戈、官、姚等姓氏。

  黎溪镇东起铁溪林场,西至新村塘子凹,北由天堂山脉人字脑山峰起至南与清城区飞来峡镇相接。全镇被天堂山脉、猪头山脉、铁溪狮头山等3条东西向的主山脉和北江河分割为五大版块。狮头山脉南面低洼地带为大湖村委会。猪头山脉以北与天堂山脉以南半环抱状地形。

  矿产资源储量大,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稀土矿、铅锌矿、硫铁矿、石英石矿、铜矿、铁矿、花岗石矿等十多种,储量分别在100万吨以上。

  黎溪镇素有“英州南大门”之称,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黎溪鸡坑一带已开始有人类活动。明朝洪武年间建乡开始,一直属英德管辖,行政区域先后称为黎洞乡、黎洞耕作区、黎溪公社、黎溪区、黎溪镇;1995年底划为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管辖,2001年11月复归英德市管辖。

  新中国成立前,黎溪工业只有泥水、木匠等一些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瓮头电站。20世纪60年代,粮油加工、造船厂等行业诞生;20世纪80年代,兴办了航运队、搬运队、渔业队、五金加工厂、蚕茧加工厂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木材加工、砖瓦厂、竹木柴炭加工、粮食加工、无金加工、建筑、藤制编织、玩具加工、小水力发电站等企业兴起,发展了水上航运、酿酒、建材、家电维修、汽车维修,等等。

  新中国成立前,以传统水稻种植业为主,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不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黎溪镇发展沙糖橘、黑皮冬瓜种植等。自有沙糖橘品牌“彩虹桥牌”。交通运输出现靠纤夫拉引的俗称“盘艇”的小船。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成黎溪第一条公路黎恒公路,20世纪90年代开始,水上交通迅速发展,航运容量不断增大。

  圩镇及各村均以私塾形式,分散成立小学堂。其中以抗倭名将吴光亮创办的“松岗书房”和“公和社学”影响较为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通过整合资源,建设了教学设施齐备的初级中学1间、中心小学1间,其他乡村小学7间。

  风景名胜主要有丰盛古寺、慈湖、白水寨、碧溪漂流。

  擂茶粥是黎溪的独特风味食品。

  文物主要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鸡坑遗址、丰盛古寺蕉园庙石浮雕、大围村古城墙遗址、松岗寨遗址、吴光亮墓、万历年间的古钟、逆水庙石匾、石联、顺治十七年(1660年)古铁钟、英灵祠古生铁钟、石碑;此外,还有吴光亮遗物一批保存在英德博物馆。

  历史人物有抗元志士朱文焕,抗倭名将吴光亮、吴光忠,党的革命人物王式培(详见第四章《名人撷英》第三节《英德籍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