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红

  • 发布时间:2018-11-16 14:11:00
  • |
  • 作者:英德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500次

    英红镇位于英德中部,北江西岸(原属地三隅乡,新中国成立后是横石塘公社管辖范围),东与望埠镇隔北江相望,南与英城街道相接,西与横石塘镇、石灰铺镇、洽洗镇毗邻,北与沙口镇、曲江县罗坑镇接壤。面积235.5平方公里,圩镇距市区9公里。辖云岭、坑口咀、红旗、红桥、红卫、红光等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锦田、水头、新岭、虎迳、田江、星光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3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00多人,越南归难侨12000多人。现有陈、李、张、华、吴、林、龚、黄、巫、谢、朱、梁、姚、邹、王、包、周、谭、许、曾、涂、钟、刁、赖、潘、彭、郑、刘、邓、伍、宋、郭、叶、何、凌、冯、杨、罗、廖、崔、马、万、卢、官、蓝、韦、甘、沈、项、苏、胡等姓氏。

  英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海拔1364多米的黄狮脑山脉(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西部、西南部为低台地和低丘陵,东部、东南部为冲积小平原。自西北向东南,由山地、丘陵到冲积小平原,呈三级阶梯过渡。

  英红矿产资源丰富,有硫铁、金、铜、大理石、锌、石灰石等十几个矿种,石灰石储量丰富。水资源充沛,主要河流有:自北而东南的北江以及纵贯全镇的大坝坑、黄岩坑,拥有1座容量为1240万立方米的水库,水头水系具丰富的水力资源开发潜力。

  英红镇始建于1951年,行政区域经历了劳改场一省直“五·七”干校一知青场一华侨茶场一华侨管理区一镇六次沿革。

  1951年,荣军学校(伤残军人学校)和南方大学一批干部职工下放至此,拓荒建场,以种茶为主,取名为“广东省新生联合企业公司”。1965年3月,陶铸同志将“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改称为“广东省英德茶场”,下辖“茶叶科学研究所”及“广东省粤北行署公安处第一劳改大队”。1964年下半年至1977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英德荼场分设建制“知青场”和“广东省粤北行署公安处第三劳改大队”。1978年知青陆续返城,茶场安置越南归难侨近12000人,改名“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隶属广东省农场华侨管理局。1 994年6月,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纳入清远市管理,设立英红经济管理区,隶属清远市农委。2003年3月,英红经济区撤区建镇,纳入英德市,保留“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编制。

  原云岭镇于1981年,从横石塘公社析出,成立云岭人民公社。公社驻地在“三公里半”的“五·七千校”。1983年7月,改称为云岭区;1987年,改称为云岭乡;1993年10月改称为云岭镇。2004年撤销并入英红镇管辖,云岭只保留云岭居委会。

  英红镇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红瓜子、木薯、花生等。20世纪50年代后,英红茶厂就以制茶为主要经济支柱,其生产的红茶、绿茶畅销国内外,是英德茶叶的主要品牌。英红镇有红旗、红卫、红桥、红光四大制茶厂(具体内容见本书“英德文化品牌”)。近年来,英红优化农产品结构,初步形成了养殖产业基地、沙糖橘产业基地、无公害供港蔬菜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60至70年代,创办茶机厂、水泥厂,成立了拖拉机车队、汽车运输公司、水运公司、秀才山水库电力公司,20世纪80年代创办了呋喃丹农药厂、印刷厂、水泥袋厂、坐垫加工厂、石米厂、采石场等实业,成为英红经济支柱;机械维修、家电维修、餐饮、旅业、商贸等个体经济也稳步发展。英红撤区建镇以后,加工、制造等企业不断增多,清远市华侨工业园英德英红园、广东省顺德清远(英德)特别合作区相继创建,进一步带动了英红经济社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英红与外界交通仅靠英德通往横石塘的一条沙面公路,20世纪90年代公路实现硬底化。2003年观音山隧道建成后,到市区仅9公里。与相邻的沙口、横石塘、望埠贯通硬底化公路。武广高铁、广乐高速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昆汕高速贯穿全镇。2010年,英德至云岭路段建成工业大道。2005年,圩镇至各村居委的公路实现硬底化。目前,大型吞吐量河运码头正在扩建。秀才山东水库是集发电、灌溉、生活供水于一身的中型水库,装机容量960千瓦。星光、水头两村委有小水电10多座,红桥居委有22万伏变电站一座,形成了以圩镇为中心,覆盖全镇的供电网络。

  目前英红镇有云岭中学和英红中学2间初级中学。2010年9月,建成新的中心小学。2011年,新建英红中学,占地126.21亩。

  英红镇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英红医院始创于1951年。1979年12月,联合国难民署援助30万美元,援建了医院大楼,添置医疗设备。20世纪90年代,圩镇所在地坑口咀英红华侨医院门诊部落成;  “国际红十字会”在云岭捐建“云岭红十字会医院”1间。

  每逢大型节日,英红都举行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健身运动事业蓬勃发展。国家运动员、羽毛球双打选手、全国冠军曾毅出自英红,前国家女足队员赵利红是原英红劳改场(隶属广东省粤北行署公安处)第三劳改大队干部子弟。

  英红风景名胜有佛教文化胜地、北江普陀——观音岩(详见第七章《风景名胜》)。此外,还有茶叶世界、秀才山东水库、水头风光、白石窑水电站沿岸风景等。

  英红地方特产有英红九号,堪称红茶极品;归侨扣肉、归侨大粽、北江河鲜、擂茶粥等特色美食,还有沙糖橘、蜜柚、龙眼、黄皮等特色佳果;水头山泉酿造的米酒,当地称“土炮”,有“英德小茅台”之美誉。

  英红文物遗存主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遗址——狮石山牛栏洞遗址;唐代云门嗣大容禅师所创西华寺遗址;三圣岩庙遗址;石拱桥两座。

  英红历史人物有明朝进士,官至朝廷大官而又一生清廉的吴其贵(详见第四章《名人撷英>第三节《英德籍历史文化名人》)。革命烈士曾浩(?-1949年),水头村曾屋人:1945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横石塘龙华、水头分别成立了“抗征抗暴农民会”和“抗征抗暴独立队”,曾浩参加了“农会”并任水头洞联络员;1949年农历六月初无日被捕后,光荣牺牲。

  英红传说故事有六祖弃西华传说、河嬷牛、乌龟山、出水岩、人公石、两箩盐与担杆山、鲤鱼石山等。

  英红镇现有越南归侨1万多人,侨胞有些习俗与当地居民相异。如归侨摆酒设宴,不论婚嫁还是办丧事,都是请吃两餐,宾客需给礼金;归侨办丧事,主家在办丧事当天、100天、对年均要打斋,并摆酒设宴,招待宾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