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

  • 发布时间:2018-11-16 14:17:54
  • |
  • 作者:英德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390次

   大洞镇位于英德西南部。东与水边镇、黎溪镇接壤,南与清新县禾云镇鱼坝相连,西与九龙镇、清新县禾云镇新洲交界,北与西牛镇毗邻。面积180.3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18866人。下辖大洞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和黄沙、庙坑、大田、麻蕉、黄塘、龙潭、苗花等7个村民委员会。全镇现有刘、黄、卜、廖、李、谢、陈、张、周、肖、何、罗、曾、冯、王、钟、丘、朱、郑、蓝、郭、林、黎、赖、盘、练、宋、吴、杨、尧、陆、玉、官、果等姓氏。

  大洞地势自南向北倾斜。群山环抱,山清水秀,山高林密,水源涵养良好,水流量和自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有锑、锌、硫、铁、云母、钾长石、硅、黄金等。

  今大洞之地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圩地在山坑谷地,当地人称山坑谷地为“洞”,故称大洞。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设洽属怀义都流陈图。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设流陈乡。1936年流陈乡分设清平乡、流陈乡。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域先后改为大洞乡,与水边、连江、黎溪等地同属跃进人民公社,与水边合为水边人民公社、大洞人民公社、大洞区、大洞乡,1993年10月改为镇建置。

  大洞地方特产有蕨菜、香菇、木耳、竹笋、竹、木、柴、炭等。

  文物古迹有1948年12月,中共英(德)清(远)阳(山)边区县委成立,县委第一次会议旧址位于麻蕉村曼头石村。

  黄沙村黄屋黄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坐东向西,为三进一天井式结构,总面宽12 1米,总进深21.66米,总面积262 08平方米。硬山顶,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灰沙铺地面。头门木门夹,红砂岩石门枕,门额上悬挂木匾“功著韶郡”。檐壁绘诗画,檐板雕刻精美图案,明间前鹅卵石铺台阶。中堂4根圆木柱,石柱础,设屏门,后堂明间后部设神龛、香案,供奉祖宗牌位,后堂前带天井,两廊,天井花岗岩石铺面。对研究当地宗祠的建筑构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洞重要历史事件:大夫田会议1949年1月9日,中共粤桂湘边区工委书记、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兼政治委员粱嘉率边区直属第一团(东风团)、第二团(北风团)共600多人从清远县到达英德清平乡(今大洞镇),与连江支队第2团会师。会师后,于

观音水大夫田村梦贤李公祠举行边区工委扩大会议(大夫田会议)。

    大洞历史人物:林神,革命烈士,大洞镇苗花村田寮组人,东江纵队连江支队第四团

战士。1948年8月,在大洞墩仔剿匪战役中不幸中弹牺牲。